找到相关内容11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罗睺罗小传

    ,堕三恶道。恩爱离别,幽幽冥冥。母不知子,子不知母。罗睺得道,当还度母,永离生老病死忧患,得至涅粱,如佛今也。”’耶输陀罗答日:“如来为太子时,娶我为妻。.我事奉太子,如事天神,曾无一失。其为夫妇,未...

    慈 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1566796.html
  • 唯识宗对道教理论的影响

    子,子产生后,与母亲分为二人。其中,种子界是根本,现象界只是其变现而已。所以,他便以母子比喻道物发出诘难:“子外见有母,知母能生子,象外不见道,谁知汝道生?又前言:‘道能生万法,万法即是道。’亦可如母...

    耿 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4169616.html
  • 朱熹的居敬概念与菩萨戒发心之对观

     ”即是发起菩提心的七个步骤:知母,念母,报恩,慈心,悲心,增  上意乐,发起菩提心。在之前并应修“平等舍”:一切众生无论亲疏  爱憎皆平等。如此才能使菩提心的行境增广遍布。  在发心的七个步骤中,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571322.html
  • 三士道修学概要

    发菩提心是生命的唯一出路,别无选择。   《道次第》则提供了两种思维方式,一是阿底峡尊者的七支因果,包括知母、念恩、报恩、修慈、修悲、修增上意乐、修菩提心七个步骤。一是寂天菩萨在《入菩萨行论》中所说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0094948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弟子规讲解 第二课

    的态度,那又如何对所有众生发菩提心呢?要知道,修菩提心最主要的就是知母、念恩、报恩,倘若对自己的母亲都没感觉,那能否悲悯其他可怜众生呢?绝不可能!   现在有些人提到父母,就跟其他众生差不多,这样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弟子规|孝道|弟子规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9290696604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弟子规讲解 第三课

    ] 阿底峡尊者的七种教言:知母、念恩、报恩、悲心、慈心、胜解信、生起。   [2] 《中观四百论》云:“虽见身如怨,然应保护身,具戒久存活,能作大福德。”   [3] 颂云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弟子规|孝道|弟子规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23081896605.html
  • 女性月事专题:多吃素 少吃高脂高热量,好朋友来时不怕痛

    于痰湿下注者)。  ⑤竹叶、生地各15克,赤芍、丹皮各12克,知母、黄柏各10克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(适用于有痰湿阻滞者)。  ⑥木通、黄柏各10克,丹皮、元参、川牛膝各12克。水煎服(适用于热伏冲任者...

    佚名

    |女性|月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0743471084.html
  • 无限的慈悲——观世音菩萨

    后将所见奏知母后,并欲大兴问罪之师,但因母后善言相劝作罢。岂料第二次下江南,再访普陀山时,和尚何止包围化缘,且三五成群,吸姻饮酒,喧闹不已,丑态毕露。乾隆喝问:‘因何不守佛门清规?’竟然有人回答:‘此...

    文珠法师讲述

    |观世音|观音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1115169377.html
  • 净业三福 变化气质

    加持她,让她知道母亲到什么地方去了,要超度她的母亲。这一念的至诚心,感得虚空有一个声音告诉她:我是汝所瞻礼者,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……汝供养毕,但早返舍,端坐思惟吾之名号,即当知母所生去处。这婆罗门女...

    大安法师

    |福报|命运|净土宗|在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17262920862.html
  • 大悲观音共修

    持方法,学以致用,现在是该用的时候了。 按照菩提心七因果修法观修: 1.知母:世界上所有受苦的众生,包括此次地震、水灾、风灾等中受难的所有众生,无论是人还是动物,无论是死亡的还是存活的。他们都无数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|观世音|普门品|汶川地震|缘起|共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09130430290.html